冷庫壓縮機若己燒毀或機械故障、己磨損,造成冷媒系統必然的污染,其情況如下:
1.殘余冷凍油己碳化、含酸、污濁存在于管內。
2.壓縮機拆除后,原系統管內必與空氣接蝕,造成冷凝效果,增加水份的殘存,與銅管及管路上零件接蝕后造成污膜,影響下次換新壓縮機后之操作功能。
3.磨損之銅、鋼、合金污粉末必部份己流入管路中阻塞部份細管孔道。
4.原干燥器己迅速吸收了大量水份。
以上情況下,系統是有臭味的,一聞即知。
二、不處理系統,直接換上新壓縮機后的結果如下:
1.抽真空不可能完全抽好,真空泵亦很容易損壞。
2.加入新冷媒后,冷媒僅起了清洗系統零件的功能而己,全系統的污染還是存在。
3.新壓縮機及冷凍油,冷媒馬上于0.5-1小時內全被污染,二次污染之進行馬上開始如下:
3-1冷凍油不純潔后,開始破壞原潤滑性質。
3-2金屬污粉末進入壓縮機可能打穿電機絕緣膜而短路,再燒毀。
3-3金屬污粉末沉入油中,造成軸輿軸套間或其它運轉部份之磨擦增加,而機械咬死。
3-4冷媒、油及原污染物、酸性物質混合后,再造成更酸性物質及水份增加量。
3-5鍍銅現象升始,機械間隙減少,增加摩擦而卡死。
4.原來干燥器如果未予更換,則將釋放出原吸水份及酸性物質。
5.酸性物質將慢慢侵蝕電機漆包線之表皮絕緣膜。
6.冷媒本身的制冷效果降低。
以上狀況下,新壓縮機約1個月內即將完全燒毀。
三、如何處理一個壓縮機己燒毀或故障的主機冷媒系統,則是一件比生產新主機更為嚴肅、技術要求更高的問題。然而,往往恰好被大部份技木人員完全忽略,甚至于認為反正壞了就換上一個即可的錯誤觀念!造成認定壓縮機質量不佳,或是別人使用不當的一些糾紛。
1.壓縮機損壞了,當然要更換,而且都很急,但是在采取行動準備材料工具之前,則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:
1-1控制箱內的接觸器、超載器、或計算機、溫控是否質量上已出了問題,一一檢查,確認至沒問題才可。
1-2各種設定值是否己經變化,分析是否因設定值變更,或錯誤的調整而造成壓縮機燒毀。
1-3檢查冷媒管路上的異常狀況并校正。
1-4確定壓縮機燒毀或卡死,或半燒毀:
1-4-1用搖表量測絕緣,用三用表量測線圈電阻。
1-4-2與使用客戶相關人員交談了解前因后果之概況,做為判斷參考。
1-5由液管部份設法泄冷媒,觀察冷媒排出之殘余物,嗅其味,觀其色。(燒毀后,為臭酸味,有時有刺鼻性辣味)
1-6拆下壓縮機后,須倒出少許冷凍油,觀其色判斷情況。離開主機前,將高低壓二支管用膠帶包扎好,或將閥關閉。
2.根據以上檢查工作后,可能有三種壓縮機故障情況:
2-1壓縮機電機未燒毀,電流正常,僅噪音大。(機械方面問題)
2-2壓縮機電機未燒毀,可運轉,機械良好,但電流大而超載,易跳脫。
2-3壓縮機電機己燒毀,不能運轉,機械好壞不知。